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号外】飞向太空,宇宙无限!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近日从NASA传来了比建党大业上映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旅行者1号可能已经离开太阳系了。

科学家们最近从旅行者1号(Voyager 1,以下简称V1)和卡西尼太空船传来的数据分析得知,在V1达到的宇域内,太阳风相对飞船的平均速度已经降到了0,也就是说,V1有可能在任何时刻离开太阳系的势力范围进入外层太空,而这一结果比预期的时间(2015年)提前了许多。

实际上早在1988年11月就已经有报章刊登了V1飞出太阳系的消息,其实这涉及到太阳系的定义问题。早期的科学家把冥王星作为太阳的边界,而那时冥王星还没有被国际天文联合会(IAU)降格位矮行星,所以当88年V1飞过冥王星时人们这么理解也算顺理成章。但有部分天文学家指出,这样定义太阳系的边界并不严谨,毕竟有许多彗星的轨道半径远远超过了冥王星。而这次宣布的消息中的太阳系边界,是基于天体物理学的概念。简单地说,太阳向外射出超音速等离子体流,我们称之为太阳风。太阳风不能继续推动星际介质的地方被称为日球层顶见上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太阳系的边界。

NASA在2005年5月24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说,V1正处在日鞘中。而V1最初进入“过渡区域”的时间是2011年2月。V1自带低能带电粒子探测器和卡西尼号携带的磁层成像仪的首席研究员Tom Krimigis 说到,“我们会在某个时刻穿过那个边缘,而这将是外层空间首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研究人员将从V1收到的新讯息,比对之前未被公布的卡西尼磁层成像仪上的离子/中子摄像机的测量值,得出的结论是,V1在太阳系内剩下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V1现在离地球已经有180亿公里了,在地球上的技术人员还能对它发出指令,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无比赞叹的事情。(特斯拉,你太伟大了!) 还有就是,约4万年后V1会经过蛇夫座的AC+79 3888恒星,那时它与地球的距离是1.6光年。

Stars, my destination. 花了33年离开太阳系固然漫长,但这只是人类文明向着无垠宇宙跨出的一小步,像杨威利那样前行吧,“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旅行者1号的来历:V1由NASA在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建造而成,在1977年发射上天之后也一直是由这所实验室进行操作指挥。旅行者任务是NASA太阳物理学系统观测计划的一部分,由NASA设在华盛顿的科学任务委员会下属的太阳物理部赞助。


Reference: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Spike Cheng's photostream

国民党入会契约答案是:用脚投票林昭故居敝家客房expo一隅党,你妹
无题Kindle3 cover马朝旭的公仔图无题俺的二把手不可能这么可爱house and wilson
maobig ticket v2西太男士腰封蓝蓝...蓝蓝...蓝蓝路olympic Nazi
温家饱,天下饥。忍术·红秘笈·影分身无题他共二大会址COCO壱番屋(久光店)take me home

2011/6/15 NASA每日一图【谜样球状星团】


如上所见,这是一个球状星团。
半人马座ω星团Omega Centauri(NGC5139)距离我们大约15000光年。这个直径约150光年的星团包含了将近1千万颗恒星,其中大多数比太阳的年代久远得多。在已知用肉眼可见的游荡在银河光晕中的200个球状星团中,半人马座ω是最大只的一个,它的体积十倍于寻常的球状星团。
绝大多数组成星团的恒星,都处在相同的年纪,拥有类似的成分构成,但半人马座ω十分特殊。它内部的恒星构成异常复杂:形成年份分布广泛,化学成分构成繁复。事实上,半人马座ω也许是数亿年前被银河吞并的一个小型星系的星系核遗迹。
从地球的角度上来看,半人马座ω是银河系中最明亮的星团。对于北半球北纬40度以内的居民来说,一年内只有特定的时间段(5月~6月中旬)才能看到它。

(题外话:我搜到了题图拍摄者Gordon的装备,dreamy telescope,后院天文台是我的终极梦想啊。图中的设备基本都是日本制造,TOA株式会社和高橋的产品。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Gordon Mandell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2011/6/14 NASA每日一图【卡西尼行动】

CASSINI MISSION from Chris Abbas on Vimeo.

自言自语:刚刚回顾了一下自己去年写的那些博文,那时候看NASA的explanation还比较吃力,相关术语要去查wiki,写出来的东西只能说差强人意。不过要说长进也不是一点没有,看起来我还是挺爱干这个的。

卡西尼号在抵达土星后到底看到了些什么?上面这段视频挖掘出了其中一些亮点。在第一段慢速摄影序列(00:07)中出现的那条垂直细线就是从土星侧面观察到的薄环旁边不时有土星的卫星们提着酱油飞速飘过。第二个序列(00:11)突出的是土星独特的波浪形F-ring,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因为土星F-ring也许是太阳系内最活跃的光环系统,它每几隔小时就会变脸。造成如此特殊现象的原因是,F-ring的内外各有一颗卫星,普罗米修斯潘多拉(非关avatar),它们的引力作用一直驱使着F-ring产生各种波浪形的轨迹。

(接上段视频)随后,土星壮丽的光环系统在画面中一闪而过,它和宏伟的行星本身相较起来不遑多让。(00:39)和(00:41)分别是泰坦和土星上空云层的形状,相当矚目。接下来是卡西尼飞过一些土星卫星时的剪影,其中包括了 福柏(土卫九), 米玛斯(土卫一), 厄庇墨透斯(土卫十一)和 伊阿佩托斯(土卫八)。在另一些序列中,例如(01:10),卫星在环绕土星的同时似乎穿过了他们的同类。卡西尼拍摄到的背景星域在卫星的亮度影响下更显得时暗时明。

自从2004年以来,卡西尼号太空船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土星及其卫星们的认知。下面放出卡西尼号的靓照一张。Source: http://photojournal.jpl.nasa.gov/catalog/PIA03883

引用来源:Credit: Images: Cassini Imaging Team, ISS, JPL, ESA, NASA; Video Compilation: Chris Abbas; Music Credit & License: Ghosts I-IV (Nine Inch Nails)